(周末漫談製作組)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,朝代更替、世道興衰、戰爭、天災就像大戲一樣一幕幕的不斷的上演著,有人可能想,這些能不能避免呢?特別是一場戰爭下來有多少生靈塗炭。清代的袁枚在《子不語》中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,或許能作為解答。
清朝乾隆年間,在朝廷派兵徵伐緬甸的戰爭中,昆明縣的一個當差的衙役,姓葉,死後三天又活過來了,他說他的魂魄被帶到了冥府,但是因為他陽壽未盡,並不在應該陣亡的名單里,所以就放還陽間了。
他就告訴人家他在那裡都看到了什麼?他說呀,那裡的宮殿雄偉,有紅色的大門,非常的高大,很像是王宮。門外則坐著很多小官吏,手上都拿著一本小簿子,不停的在上面勾畫記載。勾畫完,這個小本子上就籠罩著一團黑氣。官吏們有的揉額頭有的捶腰,嘴裡念叨著累死了累死了,非常熱鬧。
在回陽間的路上,葉某悄悄的問護送的鬼:“那些老爺們,手裡拿的是什麼簿子啊?”回答說:黑雲劫薄。”葉某又問:“這些小本本是乾嗎用的呢?”鬼卒回答說:“自古以來,人間但凡有打仗的事情,都是上天預先定好的劫數,所以無可輓回。而戰爭中一切註定要死的人,都寫在這些小本子上,有記人的本子,也有記動物的本子。哪怕是一頭騾子、一匹馬,都不會有錯的。”葉某又追問說:“那這一劫中,應劫而死的人里頭,有沒有省城裡的官員呢?”鬼卒笑了,“簿子上,第一名就是你家總督大人!”果不其然這位總督大人,在那次劫難中自刎身亡了。
那這說的是清朝的事情了,近代有沒有這樣的事呢?哎,還真有!
虛雲老和尚的弟子中有一個叫朱鏡宙的居士是財經學家,曾擔任四川的財政局長,浙江省財政廳長,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,追隨蔣介石,在總司令部擔任軍需處副處長職務。1949年到台灣後,潛心修佛致力弘揚佛法。
話說,在1931年朱鏡宙在一家銀行任經理,在閑暇時,總和幾位朋友打打牌、聊聊天,其中有一位朋友是走陰差的,也就是晚上到陰曹地府上班的。他說,這是真的,一點也不假!
他的這個朋友職位並不高,是負責傳遞公文的,替蘇州都城隍當差。「都城隍」,相當於人世間的省長。他說,有一天上海城隍送來一批「生死簿」,呈報蘇州都城隍,是他接收的,他好奇的翻開來看看是哪些人,結果令他大惑不解,其中名字多是五、六個字的。第二天他和朱鏡宙聊天閑談時,就把這件事說出來;當時大家都想不明白是怎麼回事。因為中國人的名字最多四個字,象上官婉兒、司馬相如、因為他是復姓嗎,可是這五、六個字的名字是怎麼回事呀,想不通。
三個月之後,1932年1月28日,日本人在上海發動了淞滬戰爭。到這時他們才恍然大悟,哦,原來上海送來的那一批生死簿,是這次戰役中日本兵的死亡名冊。誰能想到啊,死亡名冊在3個月前就已經送到蘇州都城隍那裡了。
這樣看來真的是「生死有命」,即使戰爭陣亡的人,死在什麼時候、什麼地方,都是註定的,難怪古人說「一飲一啄莫非前定」。命里不該死的,槍林彈雨之中也沒事;這命里該死的呢,甚至於流彈也會把他打死。
其實在地府里當差的人還不少呢,記錄這件事情的朱鏡宙老居士,是章太炎的女婿,章太炎,他是民國初年的國學大師,在文壇上負有盛名。他就曾在地府當差,在東岳大帝手下做判官,我們中國有五嶽,東岳、西嶽、南嶽、北嶽、中嶽,東岳管五個省,江蘇的都城隍只管一個省,可見東岳大帝這是大鬼王。章太炎在給友人的信中記錄了他每天到冥府做閻王的事情,他知道很多陰曹地府的事,沒事就跟朋友們聊天,談談昨天晚上辦了些什麼事、辦了哪些案子。
在我們現在只崇尚科學的社會中也有這樣的人,他是一個活著的游走陰陽兩界的人,他叫吳玉華是湖南坪坦村農民,記者採訪他時他已經在陰間為閻王當差有20多年的時間了,而且他可以隨時隨地奉召,靈魂離體外出就去抓魂。他的這些事情記錄在《坪陽再生人》這本書里了,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自己找來讀一讀。
節目的最後我還想講一個我身邊的事情,我有一位朋友給我講過一件事,是發生在他父親身上的,因為這件事,使他父親在戰場上死裡逃生。什麼事呢?他父親曾在國民黨部隊當兵,有一次路過一個村子,看到一個婦女哭的挺傷心,就問她怎麼了,那她就說呀,她被人騙了,人家給了她一塊假的銀元,她父親就從自己兜里掏出一塊銀元,把假銀元換了過來放在了上衣口袋裡,在隨後的一次戰鬥中,一顆子彈無巧不巧就打在了這塊假銀元上。她父親死裡逃生,非常感慨,經常跟周圍人談起這件事。我聽了也覺得挺神奇的,因為也經常聽人說子彈有眼、瘟疫有眼,看來人真的要多做善事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