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周末漫談製作組)俗話說「百節年為首」,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。在這一天會有很多豐富多彩的年俗活動來慶祝新的一年開始,比如貼春聯、貼福字,這不僅帶來了喜慶氣氛,還透出濃濃的年味。
大家知道我們國家最早的一副春聯是出現在哪個朝代、是由誰寫的?說起來呀這副對聯里還有些玄機。五代十國時期,後蜀的最後一位皇帝叫孟昶,在公元964年的除夕,他讓學士辛寅遜在桃符上題寫字。寫完後,這皇帝覺得不滿意呀,他索性自己大筆一揮,寫下「新年納餘慶,嘉節號長春」,這就是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幅春聯。第二年,也就是公元965年,後蜀被宋太祖趙匡胤滅掉,巧合的是後蜀亡國的這一天正好是宋太祖的生日, 在宋朝時,為慶賀宋太祖的生日專門設立了一個節日,就叫「長春節」。那麼這和對聯里所寫的「嘉節號長春」是一種巧合嗎?宋朝人認為它是讖語,預示了宋將滅蜀。
剛才我們說後蜀主孟昶讓人在桃符山上寫字,一開始春聯都是寫在桃符上面的,桃符是用桃木製成的木板,後來人們逐漸用紙張代替了桃木板,對聯的內容也更加豐富多樣。對聯的字體,可以是草書、隸書、行書、楷書都可以。對聯一般分上下聯,字數不限,關鍵是上下聯字數必須要對等。寫春聯,還講究對仗和平仄,「平」指平直,「仄」指曲折。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,稱為平、上、去、入。除了平聲,其餘三種聲調有變化,故統稱為仄聲。上聯的最後一個字必須用 (仄聲),下聯的最後一個字用(平聲)。按照古代慣例,貼春聯的時候,上聯要貼在右邊,下聯貼在左邊,不能亂貼。春聯是對聯中的一種,因為是在新年的時候張貼,所以叫做春聯。春聯主要內容是敬天敬神,除舊迎新、期盼來年幸福。
宋朝時候,還是以桃符形勢居多,宋朝的王安石在《元日》這首詩中寫道,「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千門萬戶曈曈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」。可見當時家家燃放爆竹和張貼桃符的盛況。
到了明朝,寫在紙上的「春聯」才開始普及。明太祖朱元璋,特別喜愛對聯,他下令全國在除夕這一天,不論是王公大臣還是普通百姓,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貼一副春聯。明代陳雲瞻在他的《簪雲樓雜話》中載,「春聯之設,自明太祖始。帝都金陵,除夕前忽傳旨: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。」朱元璋不僅讓家家戶戶貼春聯,他還親自微服出城觀賞春聯。有一年他經過一戶人家時,見門上沒有貼春聯,便去詢問,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,還沒來得及請人代寫。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「雙手劈開生死路,一刀割斷是非根」的春聯。這副對聯寫得不緊對仗工整而且意義貼切、幽默。經明太祖這一提倡,此後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,一直流傳至今。
到了清代皇家過年時用的對聯,採用掛的方式,不是民間這種粘貼的方式。這樣不僅用起來乾凈,而且如果保存得法的話,可以多次使用。
明、清時期,上至天子,下達庶民都能出口成對,張口成聯。私塾學館設對課,科舉考試也要吟詩作對,明朝的劉基、解縉、清朝的紀曉嵐、曹雪芹都是對聯名家。可惜的是,現代人會做對聯的越來越少,學校里也不教對聯了。
一副好對聯讓人記憶深刻,不僅使人明瞭聯面的意思,更能夠從中受益明瞭善惡是非。記得上中學時,課本里有一副對聯「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」這是明朝顧憲成題寫在無錫東林書院的一幅對聯,顧憲成講學之餘,也經常揭露社會中的不正之風,陋習。此聯表現出讀書人的認真讀書和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志向。既有詩意,又有深意,特別是連用疊字,好像真的聽到了學子們朗朗的讀書聲,感受到了他們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。
對聯這種對稱的美感,是以漢字的特有文字屬性為基礎的。同時單個漢字也具有豐富的含義,因此讓對聯中蘊含的人物、風景、事務、故事都可以精煉地凝結在對仗句之中。寫春聯時,又能彰顯漢字書法的傳統之美。小小春聯,承載著教人敬畏、感恩、為善、懲惡以及與天地、自然、萬物和諧相處的理念。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。今天,特別送上一副對聯給大家,上聯是:「敬天信神人祥瑞」,下聯是:「重德行善福臨門」,祝福大家虎年虎年吉祥,身體健康,虎虎生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