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周末漫談製作組)前兩天我朋友的姐姐到美國來玩,給她小孩帶了個毛絨玩具,是一匹小馬,背上馱著一百元面值的人民幣,大家能想到是什麼意思嗎?他問我是什麼意思,我當時就沒反應上來這是馬上來錢的意思,你說這商家這腦筋動的,一個2、3歲的孩子他知道什麼是錢嗎?但是從中我們可以看到,現在的人是多麼愛錢,多麼想掙錢。
人人都想掙錢,那麼這個錢到底是從哪來的呢,是不是特別聰明的人就會有錢、發財?或者是特別精明、會鑽營人可以掙到很多的錢呢?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。
我們首先說說用來賣東西的這個秤,很多人想,賣東西的時候少給點,我就多賺點,其實沒那麼簡單,這桿小小的秤關乎你的生死,有人會說:你這說的太嚴重了吧,不就缺點斤兩嗎,哪至於呀,那就讓我們來看看這秤上的講究。
中國古代的秤,是十六兩的,分別以十六顆星作標識,前六兩是南鬥星,後七兩是北鬥星,最後三兩是福、祿、壽三星,南鬥星主生,北鬥星主死,福祿壽主福氣、財富和壽命。
也就是說稱量關乎生死,掌管福、祿、壽三顆星的神仙會監督商人的行為。商人如果少給人一兩,神仙就消減他的福氣;少給人二兩,就減少俸祿;少給了三兩,就要折壽。所以古人在稱量的時候都會給顧客讓利,多給出一些。
說的這兒呢,又帶出一個詞 「無姦不商」,我們現在人以為啊這個姦就是姦詐的姦,其實不是的,是冒尖的尖,「尖」來源於古代用來度量的鬥。古代米商做生意時,除了要將鬥裝滿外,還要再多舀上一些,讓鬥里的米冒著尖。現在有一些商鋪、辦公室都供著武財神關公,或者文財神趙公明。趙公明賣糧食時每次都冒尖,這就是「無尖不商」的含義。冒尖的商人是厚道、誠信的好商人。商人口碑好了,生意自然能做大、做好。除了賣糧食,賣布的也有「足尺放三」的說法,在丈量到最後一尺的時候,再加放三寸。還有打油、打醋,商人也會最後再多添加一點給顧客。所以,「無商不尖」的讓利行為,是古代商人做生意奉守的黃金法則,也是商人成功的秘訣。
大家想想看,當我們發財、走運、來了福氣的時候,別人會怎麼說我們呢?尤其是那些老人們會說,這是祖上積德、家裡有德,這個人有福氣,有德。為什麼是這樣,為什麼把財富和「德」聯繫起來?還有,究竟什麼是德?
《荀子‧王制》中說「無德不貴,無能不官」。這明白的告訴我們,有了德,富貴就會隨之而來。
《老子》四十九章說,「善者吾善之,不善者吾亦善之,德善。信者吾信之,不信者吾亦信之,德信。」這是說,善良對待別人,善待任何人包括不善的人,我們就是在積德,善是一種德;以真誠對待誠實的人,也以真誠對待不誠實的人,就是具有誠信的德,真誠、誠實,也是一種德。從老子的話中我們得以知道,秉持真誠和善良,我們就會積德。
我們可以看到許許多多財富和善德之間相關的例子。
清朝時有名的大商人喬致庸,富甲一方,就能以德經商。他在太平天國時期集資到南方販茶,要把中斷的茶道恢復起來,這件事情有很大的危險性。
他帶人到南方把茶葉運回來,給集資人家送去茶葉。茶葉店老闆說:「給我稱一下這個茶葉,看夠不夠份量。」他的夥計稱完後高興地說:「老闆,每包是一斤二兩。」喬致庸每斤多給了二兩。老闆一聽特別高興說:「快,趕緊重新打包,變成一斤的!」 旁邊的老者就說:「完了,以後這個茶道全部都是喬致庸的了!」
有一年鬧災荒,那有些人就吃不上飯,就得要飯或接受施捨,窮人家要飯那也無所謂了。稍微有點知識、有點身份的去要飯覺得沒有面子。喬家考慮到這些後呢,就用蓋樓的方式救濟別人,搬一塊磚就管飯,不是要飯,是因為幫忙乾活了才吃的這個飯,給人留一個體面,多善良啊!
春秋戰國時越國人範蠡,是越王勾踐的謀士,他不僅是政治家、軍事家,他還是一名經濟學家,後人尊他為商祖,經營之神。他的《商訓》也稱《陶朱公商經》是中國古代的生意經,他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輔佐越王勾踐復國,功成之後,不要任何賞賜,空手離開,去了齊國。
在齊國,範蠡白手起家做生意,因為生意做得太好,被齊王招為相。但是他散盡家財,歸還相印又兩手空空地走了,舉家搬到了陶地。在這個地方,範蠡再次從零開始經營,19年的時間里,他三次積攢了千金的財富,又三次把錢財都散了出去。
李白詩曰:「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盡還復來。」講的就是範蠡的故事。在他眼裡,高官厚祿、家財萬貫都是隨手可拋的身外物,有舍才有得。
其實,財富就像泉水一樣是流動的,即使不以金錢的形式,也會變成其它福報回來的,是你的丟不了。一次,範蠡經商資金周轉困難,向一富戶借了10萬錢。一年後,富戶帶著借據出門討債,包裹不慎掉到江中,借據和路費都沒了,於是投奔範蠡。即使沒有借據,範蠡不僅連本帶息歸還欠款,又額外送他路費。範蠡的仁信之名廣傳天下。在日後的經商中,富戶們都願意主動送錢上門,幫範蠡渡過財政危機。
範蠡經商十分講究道德和道義,他十九年之中一再把財富分給窮人和較疏遠的兄弟們,不為金錢所累。
現在很多人想掙快錢,恨不得一夜暴富,如果人們知道財富是怎麼來的,是跟我們的德有關係的,需要積德行善才能「掙」來,就不必做那麼多無用之功。把自己搞的身心緊張、又苦又累的。積德也好,行善也好,可是急不來的。我們就慢慢的做,心態平和的去做,你該有的錢一定會有,該賺的錢也一定會賺進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