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周末漫談製作組)春秋戰國時期,因局勢動蕩,出現了一批通曉武藝、行俠仗義、好打抱不平的人物,他們的主要職責是保護弱者維持秩序。這樣的人被稱作「俠客」或「游俠」、「俠士」等。當時的貴族們往往收留許多門客,他們中就有俠士,如戰國時期的信陵君魏無忌手下就有許多游俠,隨著俠士的出現,一種特殊的精神,即俠義精神也開始出現,並影響後世兩千多年,亦成為諸多文學作品中的英雄好漢。
一般來說,俠義精神包括扶貧濟困,懲惡揚善;為人仗義,肯於助人;路見不平,替天行道等。「百家爭鳴」中的墨家成員中就有從事武俠者,時稱「墨俠」,領袖稱為「巨(鉅)子」,其紀律嚴明,規定「墨者之法,殺人者死,傷人者刑」。史載,墨者很能戰鬥,具有「赴火蹈刀,死不還踵」的精神。
第一任「巨子」正是墨子,後來的「巨子」有孟勝、田襄子、腹等。《尚書·五子之歌》記述了這樣一件事:墨者「巨子」腹住在秦國,他的兒子殺人,本應依法處死。但秦惠王認為腹年老,只有一個兒子,就下令免死。然而,腹卻按照墨者之法的規定,把自己的兒子殺了。
那麼首次系統地為他們立傳並明確闡述俠義觀的,應是漢代史學家司馬遷。
司馬遷認為:游俠見人主遇困,會挺身而出。雖然行為有時可能並不符合正義,但是他們說話算話,講信用,答應人家要辦的事就必須辦到;而且行動果斷,甚至不愛惜自己的生命,去解救別人的危難等。在司馬遷的眼中,游俠具有仁義、誠信、謙讓的美德,而這些美德正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所提倡的。
東漢末年,天下群雄紛爭,當時割據一方的袁紹與曹操,年少時都是「好為游俠」。中國人非常熟悉的《三國演義》中演繹了劉備的「仁義」,諸葛亮的「恩義」,張飛、趙雲等的「忠義」,張遼的俠義,而「義」在關羽身上得到了最為完美的體現,比如,關羽在許田射獵時企圖除掉曹操,表現出對漢室的忠義;掛印封金,千里走單騎,表現出對舊主的忠義;因黃忠馬失前蹄而不肯對其加害,表現出濟困扶危的俠義;華容道上釋放曹操,既表現出知恩必報的仁義,又表現出不乘人之危的俠義;秉燭達旦立於戶外,則表現出對嫂夫人的禮義,對劉備的忠義和對兄弟的情義;至於他與劉備、張飛的情義,更是「財賄不動其心,爵祿不移其志」。
恢巨集的大唐王朝也是一個從上到下崇尚俠義的時代。對於俠義之士相當推崇。包括文人亦有俠客夢。在唐代詩人中,有不少人推崇俠義,比如駱賓王、陳子昂、岑參,但最具俠肝義膽的當首推李白。無疑,愛打抱不平、除暴安良、仗義疏財、樂於結交豪傑的李白,在其一生中都貫穿著俠義精神,而正是擁有這種精神,他才可以發出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,使我不得開心顏」的千古強音。在其晚年國家遭逢安史之亂時,年近60歲的李白毅然投筆從軍,加入永王李璘的軍幕。誰知李璘被唐肅宗認為是叛逆,永王兵敗後,李白也被下獄,並被流放到今天的貴州。這樣的遭遇並沒有改變李白的雄心。當他聽說李光弼將軍出鎮臨淮,追擊叛逆史朝義後,已經61歲的李白仍希望從軍報國,但因病半道而還。他為此還慨嘆「天奪壯士心」。次年李白病逝。
晚唐時,政治家、史學家、文學家李德裕在《豪俠論》區分了俠與盜的區別:堅持正義、明辨是非、保護忠臣孝子者為俠,「感匹夫之交」、害正利邪、「任氣而不知義」者為盜。也就是說,俠士有著嚴格的道德要求,要有捨生取義的節操。俠義精神的根本是建立在「正義」的基礎上。
宋元時的話本小說中,已出現了不少游俠形象,而明代小說《水滸傳》則集中詮釋了俠義精神。最具代表性的俠客,也最能體現俠義精神的代表是魯智深、武鬆和宋江。中國人廣為熟知的武鬆打虎、醉打蔣門神,就體現了他為民除害、除暴安良的俠義精神。而被稱為「及時雨」的宋江則是「仗義疏財,濟困扶危」,「禮賢下士,交納豪傑」,也正是因為具有這種俠義精神,宋江被推舉當了梁山好漢的領袖,並樹起了「替天行道」的大旗。
至於民間的俠義精神亦廣泛存在,且並不限於武林人士。比如從北宋範仲淹開始建的幫助貧困族人的範氏義莊,就可以說是儒家思想和俠義精神的體現。該義莊延續了八百多年,一直到清末。而追隨範氏家族設立義莊的,宋元兩代400年間有約70宗,明代276年間有200宗,到清代末年,僅蘇州府的義莊數量就達到200多個。
民國時期,雖然時局動蕩,但同樣承傳了俠義精神,民國不少知名人物的身上就有體現。比如大師林紓頗有俠義之風,曾有朋友向他借錢,他便把剛剛賣畫所得的400元傾囊借出,朋友堅持立下字據後離去。不久此友病故,林紓前往弔唁,就在靈前把借據燒了,並作了祭文。後寫道:若他與朋友都健在,則有無借據都是一樣;現在朋友已死,自己恐也來日無多,若死後還有借據存在,難保不使兩家產生糾紛,因此燒掉雲雲。
1949年中共竊取政權後,通過發起一次次運動,摧毀了中國的正統文化,毀壞了大量文物,並將文化的傳承者知識分子迫害死的死,傷的傷,活下來的大多噤若寒蟬,俠士和俠義精神自然也在被摧殘之列。然而,即便在黑暗的歲月中,在民間仍閃耀著俠義精神,雖然微弱,但並未泯滅,比如暗中救助被迫害的朋友,偷偷相助落難之人……
即便實在當下,在中共的高壓統治下,仍然有保有良知的具有俠義精神之人,敢於站出來,仗義執言,甚至捨生取義,比如以高智晟、江天勇、王全璋為代表的維權律師,比如曾調查山西疫苗真相的記者王克勤,比如站出來揭露中共迫害真相、甚至付出生命代價的法輪功學員……他們此時的正義、俠義之舉在這個時代有著非凡的意義,從某個程度上說,他們在替天行道,在為民吶喊,他們代表著中國的希望。自古天理是邪不壓正,他們的捨生取義之舉,終將迎來改天換地的時刻。